浙江GDP突破9萬億元 比上年增長5.5%
在外部壓力增大、內部困難增多的情況下,2024年浙江經濟總量,再上新臺階。浙江省統計局20日發布數據顯示,根據地區生產總值(GDP)統一核算結果,2024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9.01萬億元,按不變價格計算,比上年增長5.5%,高于全國。
過去這一年,每前進一步都困難重重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浙江實現經濟總量穩步增長,尤為不易。
從供給側看,浙江生產供給穩步擴大:
糧食增產,這一年,糧食產量650.2萬噸,實現了“九連增”;工業“壓艙石”作用持續發揮,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.9%,對GDP增長貢獻2.3個百分點。其中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.5%。規模以上工業38個行業大類中,31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,增長面達81.6%;服務業貢獻提升,這一年,第三產業對GDP增長貢獻3.0個百分點,比前三季度提高0.3個百分點。其中,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、批發和零售業、金融業發展態勢良好。
從需求側看,浙江市場需求持續恢復:
消費潛力持續釋放。這一年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.39萬億元,比上年增長4.0%。其中,商品零售3.01萬億元,增長4.2%。新型消費、數字消費、品質消費持續活躍,限額以上單位可穿戴智能設備、照相器材、智能手機、新能源汽車等商品零售額紛紛高速增長;網絡零售市場分外活躍,這一年,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增長了16.0%,對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04.4%。
有效投資規模擴大。盡管這一年固定資產投資只比上年增長0.4%,但這一年浙江在投資上真的很拼。尤其民生補短板投資持續加力,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3.7%,占全部投資的25.3%,比重比上年提高3.0個百分點。同時,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,浙江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8.8%。
對外貿易保持韌性。這一年,浙江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5萬億元大關,占全國份額達12.0%。在全球貿易保護加劇、主要市場增長動能減弱、地緣政治緊張等外部環境影響下,浙江9.5%的出口增速,繼2023年后再次居東部沿海主要省市首位。
從增長動能看,浙江依然韌性強、潛力大:
民營經濟愈戰愈勇,向外搶出口、向內強創新。這一年,浙江規模以上工業民營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.1%,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0.6個百分點,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79.4%。同時,有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首次突破十萬家,達到100361家。此外,去年1至11月,浙江規模以上工業民營企業研發費用增長7.1%,研發費用相當于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.4%,均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。
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,創新活力不斷釋放,浙江產業結構持續優化,持續增長潛力大。去年1至11月,浙江近八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研發費用支出,研發費用合計同比增長5.9%,增速高于營業收入;研發費用相當于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.1%。創新引領,浙江新興產業蓬勃發展。2024年,規模以上工業中,裝備制造業、高新技術產業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0.0%、8.3%、7.6%和7.5%。同時,傳統制造業煥發新活力,全年增加值增長8.0%,增速比上年加快1.2個百分點,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0.5個百分點。
這些數據成績背后,是每一個鮮活生動的浙江人的不懈努力。從糧食增產到服務業提升,從工業“壓艙”到消費潛力持續釋放,每一個領域的進步,都是浙江人在背后默默付出的結果。而這,也正是2024年浙江經濟能夠穩中有進的根本原因。
一切為了人民、一切依靠人民。浙江經濟穩步增長,為全體浙江人創造了有利的增收環境:
就業形勢基本穩定,這一年,浙江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4.5%,比上年降低0.1個百分點,也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。百姓“錢袋子”也得到了較好的守護,2024年,浙江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013元,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5699元,比上年名義增長5.0%。其中,城鎮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78251元和42786元,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1.83,比上年縮小0.03。(記者 夏丹)
責任編輯:hnmd004
- 浙江GDP突破9萬億元 比上年增長5.5%2025-01-21
- 寧波晉級民企外貿萬億“第三城” 全年民營2025-01-21
- 突破3700億元!2024年合肥市進出口總值創新高2025-01-21
- 去年福建船舶出口131.2億元 出口值創歷史新高2025-01-21
- 再創歷史新高增速中部第一 湖北外貿突破702025-01-21
- 穩、優、進、高!2024年湖南省進出口總額562025-01-21
- 定了!春節假期小客車上高速繼續免收通行費2025-01-21
- 人社部:鼓勵支持商業銀行銷售全類型的個人2025-01-21
- 川渝交通不斷提速增效:從想象變成日常2025-01-21
- 銷量銷額雙第一,海信電視百吋大屏2025銷量2025-01-21
- 2025京津冀國際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供應鏈2025-01-21
- 勇挑大梁,江蘇拿下多個全國第一2025-01-21
- 低空經濟如何發展?專家呼吁形成“全國一張2025-01-21
- “金子賣了豆腐價”?小金屬獨特價值待深挖2025-01-21
- 自提外帶、年夜飯禮盒成新寵,蛇年年夜飯有2025-01-21
- 新一批消費券來襲 2025年消費市場再添新動力2025-01-21
- 我國外匯市場韌性不斷增強2025-01-21
- 2025年 京東健康“送禮 送健康”年貨節 2025-01-21
- 香港澳美制藥奧泰靈保駕護航!西南聯大馬拉2025-01-21
- 中國新能源汽車如何從“出海”到“出圈”?2025-01-21
-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2025-01-21
- 【新春走基層】花卉市場年味濃 年宵花經濟2025-01-21
- 走心了!給TA們私人定制的新年禮物 騰訊基2025-01-21
- “紫領”如何緩解智能制造企業人才之“渴”2025-01-21
- 【市場觀潮】年貨生意背后的消費密碼2025-01-21
- 助力建設南繁硅谷,中國首度將進境資源審批2025-01-21
- 重慶八部門現場辦理 助推現代生產性服務業2025-01-21
- 1月21日央行開展256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25-01-21
- 1月2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7.1703元 上2025-01-21
-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提示:謹慎選購“金包銀2025-01-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