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宏觀 > 正文

浙江武義深耕“茶+”經濟 山間翠色促農增收

2025-04-09 08:42:56來源:中國新聞網

春深四月,中國有機茶之鄉——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的12.58萬畝茶園正值采制黃金期。茶產業是武義的農業支柱產業。近年來,當地從科技、消費...

春深四月,“中國有機茶之鄉”——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的12.58萬畝茶園正值采制黃金期。

茶產業是武義的農業支柱產業。近年來,當地從科技、消費等領域深耕“茶+”經濟,促山間翠色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,帶動該縣茶農增收。

“茶+科技”讓收成好起來

這幾天,配備智能駕駛系統、具有分隔式載貨區域的智能山地運輸車在武義縣白姆鄉的5G智慧監管茶園穿梭。一旁的數字化車間內,一批批鮮葉正根據系統預設流程,依次經過多道工序;智能化萎凋房的控制屏上實時顯示操作時間、溫度和風量等參數,只為多維度保障房內的鮮葉走水均勻,葉形保持勻整,自然卷曲,且色澤依舊保持鮮亮。

“以前,這些工序需要很多有經驗的人共同完成,現在只需要幾名設備操作人員就可以運行,加工效率大大提升。鮮葉充足時,我們這里的日產量可達上萬斤。”上述茶園的相關負責人金國慶說,今年早些時候茶園突遇降溫,工作人員還通過智慧系統遠程啟動防霜扇,最大程度保證茶葉品質不受影響。

從“憑經驗做茶”到“看數字制茶”,武義茶農的工作更高效,茶的品質更穩、產量更多。如今,當地的茶葉正通過線上、線下渠道銷往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等地,還出口至東南亞、日韓、歐美等地區。

“茶+消費”讓產業旺起來

在武義,茶園、茶廠不僅是制茶場所,還是“景區”。今年清明假期,當地迎來不少來茶園研學、采風的游客,大家沉浸式體驗采摘、制茶工藝,深入了解茶文化。

茶農在家門口化身導游,講起了引以為豪的歷史:茶源于中國,盛行于全球。武義種茶歷史悠久,據《浙江省茶葉志》記載,唐朝武成(武義)縣是浙江42個產茶縣之一。

如今,茶葉的消費場景不止品茗,越來越多年輕人正共創“茶經濟”,甚至開發出以茶為原料的啤酒、面條等產品。

“我們正結合多樣消費場景開發與茶相關的新產品,推進一、二、三產業融合創新發展。”武義縣農業農村局茶葉技術服務站站長周小芬說。

數據顯示,2024年武義全縣茶園面積12.58萬畝,產量2.03萬噸,一產產值14.04億元,全產業鏈產值57.29億元,帶動超6萬茶農增收致富。(董易鑫 陳芮)

關鍵詞: 浙江武義 中國有機茶之鄉 茶園正值采制黃金期 山間翠色

責任編輯:hnmd0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