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宏觀 > 正文

天天快訊:19個項目入選第六批市級非遺共分為5個項目類別

2022-10-10 20:51:44來源:瀟湘晨報

■“何厝小操隊”入選第六批市級非遺。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供圖廈門網訊(廈門晚報記者龔小莞)廈門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

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■“何厝小操隊”入選第六批市級非遺。 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供圖

廈門網訊(廈門晚報記者 龔小莞)廈門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日前公布,一共19項,其中市直1項、思明區5項、集美區3項、海滄區3項、同安區6項、翔安區1項。上榜非遺涵蓋5個項目類別:傳統體育、游藝與雜技,傳統美術,傳統技藝,傳統醫藥和民俗。

傳統體育、游藝與雜技類有何厝小操隊、陳氏太極拳,傳統美術類有剪紙、閩南造像(泥塑),傳統技藝類有廈門烏龍茶傳統精制技藝、福船船帆制作技藝、面塑、金繕技藝,傳統醫藥類有八寶丹傳統制作技藝、六味地黃丸傳統制作技藝,民俗類有廈門城城隍信俗、廈門海普習俗、集美社元宵祭祖習俗、水仙尊王信俗(海滄)、洪塘公信俗、海滄扛大龜習俗、潘涂接龜習俗、同安東山古廟敬天習俗、銀同黑臉媽祖信俗。

至此,廈門市級及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有110項,包括國家級15項(含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南音、送王船2項)、省級47項、市級48項。

【特寫】

何厝小操隊

明朝末年,民族英雄鄭成功為抗清平夷,在何厝村外圍設防御軍營。村中民眾自發組織鄉團籌集武器,習武練兵保衛家園,抗擊倭寇匪盜。當時,將士時常在營地中操練陣法、武術,村中部分有志之士頻頻向軍中將士請教,將士們授之簡單的防御陣法。這些陣法由何厝村民小團體演練,所以稱之為“何厝小操隊”。后來“小操隊”逐漸成為一個民俗活動沿襲下來。“何厝小操隊”作為官兵操演練的民間藝術,傳承至今,包括安館、行禮、開場、擺陣、表演、收陣六大程序。

責任編輯: 廖文焱,賴旭華

關鍵詞: 陳氏太極拳 逐漸成為 英雄鄭成功 保衛家園 六味地黃丸

責任編輯:hnmd004